古人云:“小隐隐于野,大隐隐于市。”
兰,是隐喻而高洁的君子,既无牡丹的富贵,也无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;其香淡雅,其色高洁,其形淡泊。幽韵的兰香之气,谁能不爱乎?
隐,与其说是一种行为,不如说是一种心态。中国文化中有着隐喻的成分,一个“隐”是陶渊明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”的意境。
上者生乱石
陆羽《茶经》中有“上者生烂石,中者生砾壤,下者生黄土”,阐述了乱石孕育的好茶。
自然严苛的环境下,让这里的每一棵茶树都“竭尽所能”的生长,犹如那空谷中的幽幽兰花,自傲而高洁,倔强而隐喻。
岩 韵
乱石中吸收天地之灵气,附乱石之韵
这隐于乱石的茶树,每日吸收着天地间的岩石气韵,徜徉在百盛野花的包围之中,这种独特的环境造就了茶叶的幽兰气质。
那么,这孕育在犹如空谷幽兰的环境中,自身散发着独特气质的“岩韵”茶叶有什么样的品质特点呢?
香若幽兰
其一,香若幽兰
乱石中生,野花中孕,吸天地灵气,藏于身中。闻干茶就能让人心旷神怡,仿似置身悠远而静谧的幽谷之中,呼吸着那如兰花般淡雅的清新气息。
冲泡后,最让人醉心的是那杯底之香,无论是公道杯还是品茗杯,兰花中透露着花蜜的浓郁香气,让人难忘。
甘霖之味
其二,味如甘霖
得益于乱石中的丰富矿物质,茶树吸收代谢后形成了茶叶不一般的品质特点。入口后最先感受到的是那份优雅的淡淡兰香,汤水细腻清甜,下咽后一阵鲜灵的喉韵从口腔直插鼻腔。
伴随着冲泡的继续,茶叶内含物质逐步释放,汤质饱满度、厚实感逐步显现——苦化生甜,涩化生津,喉韵凸显甚是畅快。
水的修养
这杯如空谷幽兰的岩韵生茶,该如何冲泡才能最好喝呢?
水为茶之母,器为茶之父。一杯好茶的来源是水与器的搭配。
要冲泡好岩韵,首先我们最好选择纯净水,因为岩韵生长于乱石之中,在茶树代谢中本身的矿物质含量已经很高了,如果再选择矿物质含量高的山泉水,那么会造成茶汤本身的“粗糙”,让茶叶的苦涩感加剧。
器与水温的选择
茶具的选择以瓷器为主,瓷器挂香,能够让岩韵本身的香气得以最大限度的挥发,同时也能够最长时间的保留,让人最直观的感受那来自于空谷中的幽幽兰韵。
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水温的控制,高温会让这份兰花香气得以最大限度的挥发,但是也可能让茶多酚最快的析出而造成涩感加剧。
最佳的选择是水烧沸,自然降温至90摄氏度醒茶,这样既能保证兰花香气又能保证滋味口感的细腻甜感。随着冲泡的继续,七八泡后可以提高水温,再一次感受那份“空谷的幽兰气韵“。
总结
,再那幽静的空谷中独自生长,高傲而孤洁,是一身”腹有诗书气自华“的气质,闻之悦身,饮之悦心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陶茶居 » 兰香融入茶香,一杯岩韵,满口花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