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下关藤韵
下关沱茶公众号推出此茶的文案标题是:“仙风茶骨 奇韵奇香”
称其原料是选用产自临沧双江县坝糯古茶园的“藤条茶”,该茶区位于海拔1900米的高山上。
藤条茶:不是特殊茶种,而是采用独特采养模式培植的茶树。其古老而少为人知。其形独特,茶树外形独特如藤条伸展,藤骨不屈;其韵独特,滋味气韵独特,高香劲扬,汤中带骨。是谓“藤韵”。
一
生产日期为2017年2月20日,357克泡饼。松鹤商标。值得一提的是其精美包装,用纸坚挺柔韧,双层包装,两层之间有说明书一张,印有藤韵来历。
二
茶饼周正饱满,条索清晰黑亮有光泽,饼面银牙密布。压制稍松,不像传统下关泡饼坚硬无比。撬茶很轻松,也通过撬此茶让老北了解到原来下关也会做松散的茶,下关饼茶也能拆成一根一根滴。对下关茶而言这太神奇了。
三
取茶约7克,140手抓碗冲泡。
润茶两道。
第一道,约80度水温润泡30秒,取出洗刷茶杯茶具。
第二道,约100度水温润泡5秒,取出烫盏等。
四
泡茶。老北开生茶茶汤一般常规是八道正汤,第一至七道均用95度水低冲入碗,10秒出汤;第八道则用100度开水重手闷泡60秒以上后出汤。
注:此手法不是唯一手法。因老北要长期开汤,用此数据可以直观地做个初步判断。遇到喜欢的茶,老北私下则会用不同手法冲泡。另论。
五
一道汤,茶汤浅黄,杯底高温焦糖香,低温散去。
入口甜润浅香,有涩。(此为入口第一印象)
二道汤,汤浅黄明亮动人,汤清味重,外柔内刚。正对应汤中见骨之说,这次下关文案真的没忽悠。汤香水柔,颗粒感自舌尖起向口腔扩散。喉韵苦,涩在舌苦在喉。
三道汤,汤稍重金黄色,满口涩,涩在舌面,舌尖甜滑。喉韵的苦感已经转化为甘甜。茶在主旋律下开始变幻口感。粘稠度中上。
汤才三道,尾韵出现清晰的苦感。舌涩、舌尖苦、喉韵苦继而舌尖、喉部化苦为甘,舌底生津。至此该茶已初步体现山头茶、大树茶的特点。
三道汤后,喝口提前备好的凉白开,满口甜,如喝糖水。
四道汤,胃部略感刺激,冷汤甚苦。
五道汤,感慨万千:下关真要用心做好茶,无敌!高温汤香气突出,低温汤苦感强劲,滋味丰富,变化多端。
六道汤、七道汤,汤色不减,滋味不减,汤转向糯滑。
八道汤重手闷泡,汤色棕黄清透。香在前、苦在后。跌宕起伏,一波三折。耐泡度中上。
六
茶底肥厚、油润,韧劲极强。色深绿杂黄绿,大段切,大叶多梗,多梗成段。
七
大致印象,因各道茶汤已有详细叙述,仅简单整理如下:
汤色浅,滋味丰富,有起伏变化。香涩苦均有不俗表现,并相互衬托。老北很喜欢的一款茶。
不足有二:一是涩重,老北口感这么重都感觉涩劲,怕涩者请三思;二是此茶刺激胃,品饮之后腹部咕咕噜噜数小时,不适合现饮。此汤发表后,老北表示要休息两天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陶茶居 » 仙风茶骨 奇韵奇香:2017年下关藤韵